第四十三章 宋朝軍隊(求收藏)
關燈
小
中
大
(書友們,給點收藏,增加動力呀)
書接上文。
處理完農業生產的事情之後,林星回到州府,召集阿三和曹安,商討改革軍隊之事宜。
此時客廳之中只有三人,均是至親心腹,說話全無顧忌。林星率先發話道:“阿三,之前你不是查過一份宋朝的軍費開支表麽,現在還記得麽?”
阿三知道今天要討論的是軍隊的話題,所以把統計表帶在了身上,聞言掏出來,念道:“公子,這份《養兵之費》,是前朝治平元年(公元1064年),由時任三司使的蔡襄編寫的,出自於他的著作《論兵十事疏》第十六卷。這裏有一段記載軍費的統計數據:禁軍一兵之費,以衣糧、特支等通計,一歲約費錢五十千;廂軍一兵之費,歲約三十千。通一百一十八萬餘人,一歲約費四千八百萬緡。此其大概也!”
這個緡是宋朝錢幣,是用於成串的銅板,每串一千文。
林星喃喃念了數字道:“一百一十八萬餘人,四千八百萬緡,不小的數目啊!”
阿三合上表格,道:“雖然三十多年過去了,但軍費差不多一直維持在這個數目,可供大人參考,可以此制定政策。”
林星感到有些沒有頭緒,便向曹安請教道:“曹安,我宋朝軍制,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況?”
曹安組織了一下詞藻,有條有理地介紹道:“我們宋朝的武裝力量,主要由禁軍、廂軍、鄉兵和番兵構成,此外還有士軍和弓手。禁軍是皇家部隊,包括皇帝宿衛軍和征戰戍守部隊,分別隸屬三衙,其任務是衛皇宮、守京師、備征戰和屯戍邊郡。禁軍分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,編制為四級,依次是廂、軍、營、都。一廂轄十軍、一軍轄五營、一營轄五都、每都一百人。這四級的統兵官分別是:廂都指揮使、軍都指揮使、軍都虞候、指揮使。這群王師是大宋最強戰鬥力,一半守京畿,一半戍諸郡。”
頓了一頓,續道:“廂軍則屬於地方軍,名為常備軍,實則是州府的雜役兵。受各大州府管轄和調動,甚至說句大逆不道的話,有些廂軍只聽州官之名,視朝廷如無物,此乃“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之推辭。當然,一般人沒那麽白癡和極端。開個玩笑,大人無需介意。說回來,廂軍的主要任務是築城、制作兵器、修路建橋、運糧墾荒和護送官員等等,幹得都是些瑣碎活。只有發生國家大戰,或者轄區內出現亂民起義,廂軍才有用武之地。廂軍分步兵和馬軍,設軍、指揮、都三級,統兵官與禁軍相同。”
曹安說到此處,眼神瞄了瞄林星,見他很認真地在傾聽,不時記載著什麽,好像很感興趣,一點也沒覺得枯燥,便繼續說道:“鄉兵和番兵屬於地方勢力,是從鄉下抽調壯丁組成的民兵,平時參與生產,歸於保甲,農閑時參與訓練,戰時可派上用場。至於士軍和弓手,則是治安部隊,由巡檢相縣尉統轄,隸屬各地巡檢司,人數不是很多,都采用一級編制。”
聽完這番詳盡而有條理的介紹之後,林星霍然釋疑,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,很滿意地點點頭,自己簡短地概括道:“全國兵力分禁軍、廂軍、鄉番兵和士弓兵,編制不一樣,人數不一樣,各有各的軍務,各有各的使命。”
曹安點頭讚道:“大人言簡意賅,一言概之,思維真是敏捷。”
林星聽多了讚美之詞,也就沒什麽感覺了,他想了一想,問出他心中困惑很久的問題,道:“曹安,按理說,我們大宋如此兵強馬壯,應該戰無不勝才對,為何卻似乎外戰外行,給人屢戰屢敗之感?這到底是什麽原因?”
曹安和阿三聞言都是嗟嘆一聲,有種一言難盡的無奈。
兩人本是欲言又止,但面對林星殷切的目光和亟待求知的渴望,曹安身為指揮使,自該直抒胸臆,將心中見解一一拆出,先說了一番題外話,道:“大人,關於宋朝軍隊的戰鬥力,這番理論是我自己總結的,有許多是大逆不道之言,今日我只在大人和阿三面前說,法不傳四耳,希望大人聽過就好,一家之言,不足宣揚。”
林星豈會不知個中利益,道:“曹安,你盡管放心,我把你們當親信看,有些話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在大庭廣眾之下,我是不會口無遮攔的。”
曹安點點頭,說出了一番頗為深刻的見解,道:“我宋朝開國至今,經濟繁榮,文化昌盛,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弱國,人見人欺,馬見馬騎,外戰外行,屢戰屢敗,究其原因,我個人認為,有三個因素,分別是先天因素、軍事思想和武將制度。”
他先闡述第一個因素,道:“宋朝立國時,北方契丹已經立國數十年,它從後晉的石敬瑭手裏搶走了幽雲十六州,使得中原的北大門洞開,可以說,我們大宋在立國之初,就已經捉襟見肘。更有一點,我們宋朝面臨的外敵是最多的,這和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是不一樣的,大人回想一下,漢朝之時,外敵也就一個匈奴;唐朝之時,外敵也就一個突厥,而我們大宋卻有契丹、黨項(西夏)、女真和大理,這些強敵不斷騷擾大宋,讓我們沒有喘息之機。”
他這麽一說,林星和阿三還覺得真是那麽回事,宋朝的外敵確實最多。
曹安語氣一沈,有些嘆息道:“這些先天因素是客觀存在的,造成我們大宋強敵強敵環伺。本來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大宋應該自強不息,秣馬厲兵,奮起反擊,但可悲的是,朝廷一貫以來的錯誤的軍事思想,將大宋本來就不強大的戰鬥力,削減得更加低下。大人想必知道,太祖陳橋兵變,黃袍加身,是一個以武力起家的皇帝。太祖登基之後,大肆鏟除異己,更祭出“杯酒釋兵權”的手段,將禁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,此所謂中央集權。同時,為了防止地方大將擁兵自立,太祖制定了“更戍法”,即戍守外地的禁軍每個一,兩年便要換防,將領也要定期更換,這樣就形成了“將無常兵,兵無常將”,“將不知兵,兵不知將”的局面,這種結果盡管有利於防止兵為將用的謀反情況,但是也直接影響到了部隊的鞏固和戰鬥力的形成,使得主將並不熟悉所率部隊的特性與戰鬥力,對下屬部隊沒有任何的威嚴可信。”
這是事實。宋太祖趙匡胤以兵起事,為了重蹈覆轍,長期實行“重文輕武”、“以文制武”的軍事思想,即使作為最高軍事機構的樞密院,也是由文官擔任樞密使,而以武將為副。整個大宋,從中央到地方,都是文官為軍隊一把手,武將為軍隊二把手,這豈有不敗之理?
面對這種根深蒂固的軍事思想,林星有種壓抑的感覺,道:“此乃朝廷軍策,我們這些做下官的,也是無能為力,徒增奈何。”
曹安何嘗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呢,他長嘆一聲,說完最後的一個因素,道:“先天因素和軍事思想,說到底都是理論層面的東西,若真的是兵強馬壯,即便軍事思想偏差一些,我們大宋也不至於如此羸弱。但我不得不說,宋朝的武官選拔制度,更是荒謬。仁宗天聖八年(公元1030年),朝廷開武舉,這本是武人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但諷刺的是,朝廷明文規定:武舉發,先閱騎射,而試之以策為去留,弓馬為高下。這樣就造成了武將選拔中的重文輕武,那些紙上談兵、誇誇其談的人,反而比那些勇猛善戰、一身虎膽之人更受重用,且在授予官職之時,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要職,多由科第出身的文官擔任,導致即便武官擔任了要職,也將受到文人的排擠壓制,無法將滿腔才能充分發揮出來,甚至有被文臣陷害排斥最後含冤而死者。試想一下,武官地位低下,必然無法激起其建功立業的雄心,影響全軍士氣。”
一幕幕鐵一樣的事實,讓人聽得更加沈重。
宋朝的軍隊,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了。
不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書接上文。
處理完農業生產的事情之後,林星回到州府,召集阿三和曹安,商討改革軍隊之事宜。
此時客廳之中只有三人,均是至親心腹,說話全無顧忌。林星率先發話道:“阿三,之前你不是查過一份宋朝的軍費開支表麽,現在還記得麽?”
阿三知道今天要討論的是軍隊的話題,所以把統計表帶在了身上,聞言掏出來,念道:“公子,這份《養兵之費》,是前朝治平元年(公元1064年),由時任三司使的蔡襄編寫的,出自於他的著作《論兵十事疏》第十六卷。這裏有一段記載軍費的統計數據:禁軍一兵之費,以衣糧、特支等通計,一歲約費錢五十千;廂軍一兵之費,歲約三十千。通一百一十八萬餘人,一歲約費四千八百萬緡。此其大概也!”
這個緡是宋朝錢幣,是用於成串的銅板,每串一千文。
林星喃喃念了數字道:“一百一十八萬餘人,四千八百萬緡,不小的數目啊!”
阿三合上表格,道:“雖然三十多年過去了,但軍費差不多一直維持在這個數目,可供大人參考,可以此制定政策。”
林星感到有些沒有頭緒,便向曹安請教道:“曹安,我宋朝軍制,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況?”
曹安組織了一下詞藻,有條有理地介紹道:“我們宋朝的武裝力量,主要由禁軍、廂軍、鄉兵和番兵構成,此外還有士軍和弓手。禁軍是皇家部隊,包括皇帝宿衛軍和征戰戍守部隊,分別隸屬三衙,其任務是衛皇宮、守京師、備征戰和屯戍邊郡。禁軍分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,編制為四級,依次是廂、軍、營、都。一廂轄十軍、一軍轄五營、一營轄五都、每都一百人。這四級的統兵官分別是:廂都指揮使、軍都指揮使、軍都虞候、指揮使。這群王師是大宋最強戰鬥力,一半守京畿,一半戍諸郡。”
頓了一頓,續道:“廂軍則屬於地方軍,名為常備軍,實則是州府的雜役兵。受各大州府管轄和調動,甚至說句大逆不道的話,有些廂軍只聽州官之名,視朝廷如無物,此乃“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之推辭。當然,一般人沒那麽白癡和極端。開個玩笑,大人無需介意。說回來,廂軍的主要任務是築城、制作兵器、修路建橋、運糧墾荒和護送官員等等,幹得都是些瑣碎活。只有發生國家大戰,或者轄區內出現亂民起義,廂軍才有用武之地。廂軍分步兵和馬軍,設軍、指揮、都三級,統兵官與禁軍相同。”
曹安說到此處,眼神瞄了瞄林星,見他很認真地在傾聽,不時記載著什麽,好像很感興趣,一點也沒覺得枯燥,便繼續說道:“鄉兵和番兵屬於地方勢力,是從鄉下抽調壯丁組成的民兵,平時參與生產,歸於保甲,農閑時參與訓練,戰時可派上用場。至於士軍和弓手,則是治安部隊,由巡檢相縣尉統轄,隸屬各地巡檢司,人數不是很多,都采用一級編制。”
聽完這番詳盡而有條理的介紹之後,林星霍然釋疑,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,很滿意地點點頭,自己簡短地概括道:“全國兵力分禁軍、廂軍、鄉番兵和士弓兵,編制不一樣,人數不一樣,各有各的軍務,各有各的使命。”
曹安點頭讚道:“大人言簡意賅,一言概之,思維真是敏捷。”
林星聽多了讚美之詞,也就沒什麽感覺了,他想了一想,問出他心中困惑很久的問題,道:“曹安,按理說,我們大宋如此兵強馬壯,應該戰無不勝才對,為何卻似乎外戰外行,給人屢戰屢敗之感?這到底是什麽原因?”
曹安和阿三聞言都是嗟嘆一聲,有種一言難盡的無奈。
兩人本是欲言又止,但面對林星殷切的目光和亟待求知的渴望,曹安身為指揮使,自該直抒胸臆,將心中見解一一拆出,先說了一番題外話,道:“大人,關於宋朝軍隊的戰鬥力,這番理論是我自己總結的,有許多是大逆不道之言,今日我只在大人和阿三面前說,法不傳四耳,希望大人聽過就好,一家之言,不足宣揚。”
林星豈會不知個中利益,道:“曹安,你盡管放心,我把你們當親信看,有些話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在大庭廣眾之下,我是不會口無遮攔的。”
曹安點點頭,說出了一番頗為深刻的見解,道:“我宋朝開國至今,經濟繁榮,文化昌盛,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弱國,人見人欺,馬見馬騎,外戰外行,屢戰屢敗,究其原因,我個人認為,有三個因素,分別是先天因素、軍事思想和武將制度。”
他先闡述第一個因素,道:“宋朝立國時,北方契丹已經立國數十年,它從後晉的石敬瑭手裏搶走了幽雲十六州,使得中原的北大門洞開,可以說,我們大宋在立國之初,就已經捉襟見肘。更有一點,我們宋朝面臨的外敵是最多的,這和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是不一樣的,大人回想一下,漢朝之時,外敵也就一個匈奴;唐朝之時,外敵也就一個突厥,而我們大宋卻有契丹、黨項(西夏)、女真和大理,這些強敵不斷騷擾大宋,讓我們沒有喘息之機。”
他這麽一說,林星和阿三還覺得真是那麽回事,宋朝的外敵確實最多。
曹安語氣一沈,有些嘆息道:“這些先天因素是客觀存在的,造成我們大宋強敵強敵環伺。本來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大宋應該自強不息,秣馬厲兵,奮起反擊,但可悲的是,朝廷一貫以來的錯誤的軍事思想,將大宋本來就不強大的戰鬥力,削減得更加低下。大人想必知道,太祖陳橋兵變,黃袍加身,是一個以武力起家的皇帝。太祖登基之後,大肆鏟除異己,更祭出“杯酒釋兵權”的手段,將禁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,此所謂中央集權。同時,為了防止地方大將擁兵自立,太祖制定了“更戍法”,即戍守外地的禁軍每個一,兩年便要換防,將領也要定期更換,這樣就形成了“將無常兵,兵無常將”,“將不知兵,兵不知將”的局面,這種結果盡管有利於防止兵為將用的謀反情況,但是也直接影響到了部隊的鞏固和戰鬥力的形成,使得主將並不熟悉所率部隊的特性與戰鬥力,對下屬部隊沒有任何的威嚴可信。”
這是事實。宋太祖趙匡胤以兵起事,為了重蹈覆轍,長期實行“重文輕武”、“以文制武”的軍事思想,即使作為最高軍事機構的樞密院,也是由文官擔任樞密使,而以武將為副。整個大宋,從中央到地方,都是文官為軍隊一把手,武將為軍隊二把手,這豈有不敗之理?
面對這種根深蒂固的軍事思想,林星有種壓抑的感覺,道:“此乃朝廷軍策,我們這些做下官的,也是無能為力,徒增奈何。”
曹安何嘗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呢,他長嘆一聲,說完最後的一個因素,道:“先天因素和軍事思想,說到底都是理論層面的東西,若真的是兵強馬壯,即便軍事思想偏差一些,我們大宋也不至於如此羸弱。但我不得不說,宋朝的武官選拔制度,更是荒謬。仁宗天聖八年(公元1030年),朝廷開武舉,這本是武人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但諷刺的是,朝廷明文規定:武舉發,先閱騎射,而試之以策為去留,弓馬為高下。這樣就造成了武將選拔中的重文輕武,那些紙上談兵、誇誇其談的人,反而比那些勇猛善戰、一身虎膽之人更受重用,且在授予官職之時,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要職,多由科第出身的文官擔任,導致即便武官擔任了要職,也將受到文人的排擠壓制,無法將滿腔才能充分發揮出來,甚至有被文臣陷害排斥最後含冤而死者。試想一下,武官地位低下,必然無法激起其建功立業的雄心,影響全軍士氣。”
一幕幕鐵一樣的事實,讓人聽得更加沈重。
宋朝的軍隊,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了。
不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